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介紹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召開新聞發OSDER奧斯德材料報價布會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9bb20f6d9683.31272285.

 

主持人:

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年第43場新聞發布會。

今天的發布會與以往召開的有很大的不同,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次把發布會開到了機場。這一次,出席我們發布會的嘉賓,既有衛生健康領域的領導、專家,還有民航系統領導和負責同志。這恰恰說明了我們今天發布會要介紹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這個主題,是一個多部門共同合作,保障群眾生命健康的工作。近年來,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同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建立與運行人體捐獻器官綠色通道,縮短了人體捐獻器官轉運時間,減少了因轉運環節對器官移植質量安全產生的影響,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今天,我們邀請到相關負責同志來向大家具體介紹有關情況。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今天發布會的嘉賓,他們是: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 郭燕紅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 徐青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秦凈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主任陳靜瑜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安全運行總監、安全運行監控中心總經理 田大偉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戶委員會副總經理 陳鋼

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 成義。

下面,首先請郭燕紅監察專員介紹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進展以及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建立與運行情況。

2019-11-26 09:06:14

郭燕紅:

媒體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興向大家介紹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以及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有關情況。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首先是,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和紅十字會團結協作、積極探索,發揮制度優勢,不斷健全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推動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9-11-26 09:07:56

郭燕紅: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器官移植制度保障。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標志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進一步走上了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在此基礎上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紅十字會等部門著力構建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制度管理體系,陸續頒布實施一系列相關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落實法律法規規定,在人體器官捐獻、獲取分配、移植臨床服務、數據登記、監管等各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理順工作機制。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確將人體器官買賣作為嚴重的刑事犯罪,為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保障公平公正,構建科學合理的器官獲取分配工作機制。一是積極推動器官捐獻。2015年以來,公民自愿捐獻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來源的唯一途徑。我們依托紅十字會進行廣泛的社會宣傳動員,創新捐獻動員舉措,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二是規范器官獲取。建立器官獲取組織,明確工作機制,形成了兼顧腦死亡和循環死亡的器官捐獻標準,規范器官獲取流程。三是公平分配器官。啟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將患者病情緊急程度和器官匹配程度等醫學指標作為分配器官資源的唯一準則,保障器官分配科學透明公平公正。

(三)加強質量管理,不斷提升器官移植技術水平。建立以大數據為支撐的信息化質控平臺,實現了從器官捐獻、獲取、分配到移植的全過程可追溯管理。成立各大器官移植質控中心,開展器官移植質量控制,將器官移植質控納入全國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保障質量安全。鼓勵開展器官移植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器官移植質量,推動技術能力和水平健康可持續提升。

2019-11-26 09:19:50

郭燕紅:

二是,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成績

(一)器官捐獻和移植數量大幅提升。2015年-2018年每年完成器官捐獻分別為2766、4080、514水箱精6、6302例,增長迅速,2018年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同年,實施器官移植手術量突破2萬例,手術量同樣居世界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肝臟移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汽車零件報價附屬協和醫院的心臟移植以及無錫市人民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的肺臟移植數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二)器官移植技術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我國器官移植手術操作技術不斷改進創新,部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國際上已開展的器官移植我國均已開展,部分器官移植技術實現突破,國際領跑。如:自體肝移植技術,無缺血肝移植技術;手術機器人完成同種異體腎移植術已開始臨床應用,并逐步普及;兒童肝臟移植技術國際領先。同時,在器官維護和獲取技術能力方面,生命支持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器官保存技術取得突破。有關醫院和單位積極研發器官體外機械灌注修復技術和設備,與國外保持同步。

(三)器官移植質量不斷提升。我國器官移植術后受者生存率等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活體肝臟移植術后受者1年和3年累計生存率分別為 92.5%、89.8%。心臟、腎臟移植術后生存率居國際前列。2018年我國心臟移植手術術后一年生存率為 90.8%,高于于國際心肺移植學會的85.4%;腎臟移植的1年/3年受者生存率96.7%,95.6%,居國際先進水平。

2019-11-26 09:20:09

郭燕紅:

三是,人體捐獻器官綠色通道建立與運行情況

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工作機制,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2016年,我委聯合公安部等6部委共同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這是我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推動、社會支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機制的具體體現。

隨著我國捐獻與移植工作的推進,捐獻器官全國匹配共享的數量及比例逐漸提高。盡管器官的共享有利于實現公平高效的器官分配,但是受制于現在的醫學技術,可移植器官均有可以耐受的最大缺血時間,例如肝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為12小時,超過此時間受者原發性移植肝無功能、移植肝功能延遲恢復、膽道缺血性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增高,受者術后生存率明顯降低。腎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24小時,心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6-8小時,肺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約為8-12小時。即使在可耐受的時間內,缺血時間越長,器官的質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預后越差。所以器Skoda零件官轉運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受限于我國廣袤的國土面積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同時為降低患者器官移植總花費,我國大多采用由醫務人員攜帶,通過民航班機、高速鐵路及公路運輸的形式轉運捐獻器官。轉運過程中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轉運時間較長,對器官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轉運問題導致的器官浪費也時有發生。

為縮短人體捐獻器官轉運時間,減少因轉運環節對器官移植質量安全影響,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016年5月,我委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了《關于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了以民航、高鐵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工作機制。據統計,綠色通道建立3年以來,器官轉運時間平均縮短1-1.5小時(其中,綠色通道建立后,肝臟平均冷缺血時間由6.88小時降低至6.44小時,腎臟由6.5小時降低至5.5小時,心臟由4.89小時降低至3.78小時,肺臟由8.87小時降低至7.42小時),全國器官全國共享率總體上升 7.3%(其中腎臟全國共享率上升了6.41%,肝臟全國共享率上升了8.24%),器官利用率提升6.7%,捐獻器官共享半徑大大擴展,數以千計的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機會。

2019-11-26 09:23:17

郭燕紅: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健康中國”“質量強國”戰略,以問題為導向,圍繞人民群眾對移植服務的需求與移植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個主要矛盾,我們在注重發展數量和速度的同時,更要推動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積極推動捐獻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器官移植臨床服務資源布局,著力解決區域之間奧迪零件、學科之間器官移植技術能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強捐獻、獲取、分配管理力度。在質的大幅度提升中實現量的持續健康增長,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2019-11-26 09:24:39

主持人:

謝謝郭專員。下面,請徐青副司長介紹人體捐獻器官航空轉運綠色通道有關情況。

2019-11-26 09:25:55

徐青:

各位媒體朋友們、國家衛健委的同仁們、航空公司、機場公司的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此次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

人體器官捐獻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它挽救生命、惠及民生,是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大事;它彰顯博愛、倡導奉獻,是事關社會文明進步的大事;它堅守的底線、維護人道,是事關中國國際形象的大事。

器官捐獻者將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留在世界上,幫助其他人活下來,通過捐獻、移植人體器官,越來越多的生命在不同意義上得以延續。器官捐獻者和他們的家屬充滿大愛的決定,成就了生命的接力;器官移植醫護人員、器官捐獻協調員,航空公司、機場公司的一線員工,為做好器官移植與轉運工作作出了卓越的努力和貢獻,我的心中時刻充滿著對他們的敬重和感激。

在人體捐獻器官轉運過程中,航空運輸承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我簡單簡要介紹一下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保障情況。

2019-11-26 09:29:50

徐青:

剛剛郭局長談到,受制于現在的醫學技術,可移植器官均有可耐受的最大缺血時間,比如心臟6-8小時,肺汽車零件進口商臟8-12小時,肝臟12小時,腎臟24小時。缺血時間越長,預后越差。可以說,可移植器官的運輸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我們航空運輸作為速度最快的公共交通運輸方式,是人體捐獻器官跨地區長途運輸的不二選擇。

中國民航高VW零件度重視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建設,主要開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多部門聯動,出臺政策全面推進;二是結合實際,制定行業管理辦法;三是積極響應,搭建生命”綠色通道”。

在部門聯動方面,為規范人體捐獻器官轉運工作,暢通人體捐獻器官轉運流程,減少器官浪費,2016年5月民航局會同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

在我們行業管理方面,2017年1月,民航局根據相關要求發布了《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管理辦法》。此管理辦法綜合考慮了人體捐獻器官轉運需求與我們民航行業的現狀,要求各單位以實際行動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行業宗旨,認真開展 “真情服務”,在職責界定、流程規范、應對特情、加強監管等等方面,對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管理辦法》的發布,保障了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順暢運行,我們在保證航空運輸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給予了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諸多 “特權”,如快速值機、優先安檢、優先放行、優先下機等。

自辦法下發以來,民航人展開了一場場生命與時間的接力賽,航空公司、機場、我們的安檢人員、飛行人員、乘務員、指揮中心人員、空管塔臺人員、運行監控人員等多個民航單位與部門密切配合,爭分奪秒,一次次為挽救生命鋪就綠色通道!

2019-11-26 09:50:51

徐青:

從行業整體情況看,目前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呈現出”三多”的特點:開通次數多,承運的航空公司多,涉及的機場多。從民航局的統計數字來看,自2017年開始到今年9月,全民航共開通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綠色通道4575次。其中2017年開通978次,2018年開通1932次,2019年1至9月開通1665次。在2019年1665次的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中,共運輸器官1744例,其中運輸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肝臟673例,腎臟308例,心臟133例。其他運輸的器官還包括肺臟、眼角膜等等。

在運輸人體捐獻器官的航空公司方面,數量也呈逐年上漲之勢,大家可以在屏幕上看到,2017年開展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的航空公司只有13家,201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6家,2019年1到9月份,已有22家航空公司開展了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活動。

從今年1月至9月的數據看,運輸量排名前四位的航空公司分別為:南航532次,東航404次,國航302次,上海航空 214次。參與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的還有山東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18家航空公司。

2019-11-26 09:51:57

徐青:

在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保障過程中,機場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以2019年為例,1月到9月共有61個機場參與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始發保障。其中,始發運輸量排名前五位的機場分別為廣州機場、武漢機場、南寧機場、重慶機場、天津機場。參與人體捐獻器官運輸始發保障的機場還有北京機場、青島機場、長沙機場、海口機場、貴陽機場、杭州機場等56個機場。

從到達機場的角度來看,2019年1至9月共有45個機場開展了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到達保障。其中保障次數汽車冷氣芯排名前五位的機場分別是:上海機場、北京機場、杭州機場、武漢機場、廣州機場。特別要提到的是,上海虹橋及浦東兩個機場,2019年1至9月保障人體捐獻器官682次,占全國到達機場保障總量的41%。參與人體捐獻器官運輸到達保障的機場還有重慶、無錫、天津、鄭州、成都等40個機場。

接下來展現的是我們民航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現場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到所有的民航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職責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

2019-11-26 09:52:37

徐青:

比如說在我們運輸人體捐獻器官的保障過程中,過安檢是“您先來”,到登機口是“我送您”,在客艙中是“我保障”,在可能的情況下,讓運輸人體捐獻器官的航班“您先飛”,下飛機是“您先走”。

我們捐獻器官者和他們的家屬充滿著大愛的決定,成就了我們生命的接力和延續,民航人在這場生命接力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我們努力的奉獻著,民航管理部門、航空公司、機場公司將在今后工作當中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我們的流程,以實際行動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行業宗旨,認真開展 “真情服務”,全力以赴的在支持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希望”,為這些希望插上愛的翅膀!謝謝大家。

2019-11-26 09:52:58

主持人:

謝謝徐司長。下面,請秦凈副主任介紹上海市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

2019-11-26 09:53:25

秦凈:

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很榮幸參加本次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作為器官移植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上海,等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每年的器官移植數量超過千例,大部分來自全國的分配。

自從建立了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以后,經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給上海移植德系車材料醫院的外省市捐獻器官不少都是通過這樣的綠色通道轉運到上海。通過這樣的綠色通道縮短了器官轉運的時間,提高了器官的質量和手術的成功率。

2019-11-26 09:54:06

秦凈:

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對為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建立和日常運行做出貢獻的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特別是上海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上海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始于2012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紅十字會,根據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要求和總體部署,結合我市的實際,穩步有序地推進了人體器官的捐獻工作。截止2019年11月25日,我市共實現了706例器官捐獻的案例。

下面我從4個方面簡單介紹下上海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

2019-11-26 10:10:24

秦凈:

一、搭建器官捐獻工作體系

我們成立了上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領導小組和上海市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負責全市人體器官捐獻的領導和具體的實施工作。根據就近劃分、互不交叉、覆蓋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原則,成立了8個人體器官獲取組織,也就是我們講的OPO組織,負責全市范圍內的捐獻器官的獲取。同時我們也成立了上海市OPO管理中心,對全市人體器官的獲取工作開展績效評估、質量管理與控制等工作,成立了上海市腦損傷質控評價中心,對相關的死亡判定工作開展質量管理和控制。

二、建立捐獻的工作機制

建立定期培訓、月度交流、季度例會和年度督查機制,定期開展協調員和OPO相關工作斯柯達零件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相關流程的標準運作,器官捐獻以及相關宣傳動員工作的有效開展。每個月組織上個月捐獻案例的協調員對案例進行分析、交流和總結。上海市OPO管理中心進行點評和指導。每個季度召開OPO負責人的例會,主要溝通當前OPO工作與發展中發現的問題,推進有關問題的有效解決,也組織市OPO管理中心對上海市8個OPO組織進行年度的考核督導,引導OPO組織按規范開展工作。

2019-11-26 10:10:45

秦凈:

三、制定規范的器官捐獻的工作流程。

我們制定了器官捐獻工作手冊,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相關工作要求與技術規范,明確器官捐獻的工作流程以及關鍵的要點,統一相關文書、表單,具體指導捐獻工作。同時對于死亡的判定流程進行細化,設定了主管醫生診斷、院內專家會診和市級專家會診的三級診療流程,嚴格規范捐獻者死亡的判定。

四、開展宣傳動員工作。

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工作,制定公益宣傳片、投放公益廣告,開展典型捐獻案例的宣傳報道。我們開展Benz零件了捐獻案例突破100例、突破500例、捐獻登記等一些專題的宣傳報道。每年的3月1號組織開展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的紀念日活動。

為進一步普及器官捐獻的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的理念,今年5月份上海市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還舉辦“手繪公益,愛需生命”為主題的“雨芽杯”全國大學生人體器官捐獻公益海報和插圖設計大賽。截汽車材料報價止到11月25日,我市器官捐獻登記超過了2萬5千人,賓利零件下一步,上海市將繼續完善人體器官捐獻的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動員,推進人體器官捐獻事業不斷前行。

最后,再次感謝所有支持、關心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社會各界!謝謝大家!

2019-11-26汽車零件貿易商 10:11:28

主持人:

謝謝秦主任。下面,請陳靜瑜副院長介紹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開通后器官轉運體驗。

2019-11-26 10:59:00

陳靜瑜:

各位領導、媒體朋友以及關心我們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建設的朋友們,大家好!我作為一個器官移植的醫生,我想和大家談一下我對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感受。我們的題目是以時間賽跑,大家剛剛都在說我們的生命真的是和時間在賽跑,為什么這樣說?現在我們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尤其是2015年以后,我們的器官捐獻和移植是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我們每天都有大概平均16到17個人在做愛心器官捐獻,一個人他可能會捐出一個肝、兩個腎、一個心臟、兩個肺臟,我們想把這六大捐獻出的器官利用起來,拯救更多的生命,讓生命可以延續下去。

2019-11-26 12:01:09

陳靜瑜:

所以對我們醫生來講,只要得到器官我們都想快速的進行轉運。因為剛剛領導都說了我們的器官是有時間的,也就是說它有一定的冷缺血的時間。現在得到一個心臟和肺臟,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你得到這樣的一個器官在各個環節上你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以肺移植為例,我們整個一臺手術,就是一個鏈條,我們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優質的供體,這個供體汽車零件取下來了以后,就涉及到轉運,而在轉運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受者實際上已經在手術里面等待了,當飛機在飛行的過程當中,病人就已經在切除病肺了,假如過程當中某一個環節出了一點差錯,就會影響另外一個人的生命。

我從2002年開始做肺移植手術,十幾年來在器官轉運問題上是非常非常糾結的。因為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手術就完成不了,意味著隨時要終止,我們一定要等到航班起飛了我才會對病人實施麻醉,有時病人情況很危急,先要置入ECMO再來后再切肺,這個過程很短,往往有時候這個肺到醫院了,這個病人的肺都沒有切掉,這個就延長了我的手術時間。

遇到晚點、誤機我們也沒有辦法完成轉運,甚至還有偏遠的地方,兩三千公里的轉運過程保障在國外是沒有的,除非選擇包機。以前沒有這個綠色通道,我們就沒有辦法。記得當時在加拿大留學做移植時供體獲取都是包機,我們在沒有綠色通道之前也可以包機,但這需要有一定經濟能力的。

2019-11-26 12:01:34

陳靜瑜:

但是自從有了器官轉運的綠色通道之后,完全是不一樣的。昨天我們團隊有一臺肺移植手術,供體是從Audi零件天津獲取。有媒體全程拍攝,供體轉運路線從天津的一家醫院到天津機場,從天津機場到上海虹橋,又從虹橋機場連銜到虹橋高鐵站再到無錫的高鐵站,然后回我們醫院。現在我們能做到的最快一次轉運時間是4小時10分鐘,大家你可以想象一下整個這個過程,以前我們一般普通的6個小時左右,而且這個6小時我們也要銜接的非常好才可以,但是這個綠色通道可以說是更有效、更快捷、更高效。

有幾次非常緊急的器官轉運讓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是在醫師節,我 TC:osder9follow7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